燕赵大地
当前:首页 > 燕赵风韵 > 燕赵大地

风景名胜——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

    录入时间: 2014-8-30 9:58:39  点击数:4555
      

    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

        河北省保定市车水马龙的裕华路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,有一座古色古香、威严凝重的古建筑群,这就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——直隶总督署。  

        直隶,因其直接隶属京师而得名。清初所设置的直隶省,至光绪年间,其辖区包括河北、北京、天津和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辽宁、内蒙古的一部分。直隶省总督权重位显,集军事、行政、盐业、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,其权力已大大超过直隶省范围。因直隶地处京畿,拱卫京师,稍有动乱,便会危及朝廷,其总督一职非重臣莫属,所以直隶总督署也就成为清代省府第一衙了。清代驻这里的总督共75人,99任,其中有家喻户晓的刘墉、琦善、曾国藩、李鸿章、袁世凯;也有人们熟悉的李卫、李绂、孙嘉淦;还有虽不为人们熟悉但为官清廉政绩显著的唐执玉、方观承等等。

        直隶总督署原建筑始建于元,明初为保定府衙,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,清初又改作参将署,清雍正八年(公元1730年)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后正式启用。该署历经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、宣统八帝,计有180余年历史,直到清朝末代皇帝逊位才废止。

        总督署呈对称形的建筑布局,整个建筑群东西宽130米。南北长220多米,占地约三万平方米,有院落二十余个。主体建筑在中路,保存完好,东路有一些建筑尚存,一些被毁的建筑已经修复,西路毁于战火,原建筑已荡然无存,现在正筹划恢复。

        进了仪门,视野非常开阔,要走60多米的甬道,才能到达总督的大堂——总督署的主体建筑。

        大堂内部的布置,是按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的样子复原的。进入大堂让人感到森严肃穆。正中上方悬挂一方匾额,上书“恪恭首牧”。这是雍正皇帝御笔,用以褒奖赞誉克勤克俭的直隶总督唐执玉。大堂虽为正堂,但总督平时并不在这里办公,只是一个举行隆重贺典和重大政务的场所,比如承接谕旨,拜发奏折,颁布政令,皇帝、太后、皇后生辰吉礼朝贺等。

        大堂后边是二堂,又称“退思堂”、“思补堂”,取深思熟虑补其不足之意。这里是总督接见外地官员和僚属,复审民事案件,举行一般礼仪活动的场所。从二堂屏风两侧过去就是三堂。三堂又称官邸,这里已经进入到总督的内宅了,外人不得擅入。正房明间为过厅,直通四堂院。东侧屋为签押房,是总督处理公务的地方。这里虽然办公,但因为是在自己家里,所以布置得半官半民,只有办公用具和木床一张,并没有仙鹤麒麟职衔牌之类的东西。西侧屋为书房,是总督读书写作,教育子女,休憩养性的地方。三堂的楹联是唐执玉手书的:“将勤补拙,以俭养廉。”这是他的座右铭,也是他一生为官勤廉的写照。因为唐执玉甚得雍正皇帝的赏识,这副楹联历届总督都不曾更换。

        三堂后面是四堂,也称上房,是总督及眷属起居的地方。这里官气很淡,清静幽雅,花木扶疏,生活气息很浓。

    东路的建筑有寅宾馆、武成王庙、幕府院、东花厅、外签押房、胥吏房、伙房、库房等。寅宾馆是招待外地客人的地方。幕府院是幕友师爷们的居住办公的地方。目前东花厅和外签押房等保留原貌,其他建筑大部已修复完毕。西路的建筑尚存古树和房基。据资料记载有典吏厅、西花厅、办事厅、旗纛庙、箭道、花园等。花园可以和上房相通。直隶总督署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,人称“一座总督衙署,半部清史写照”。作为直隶省的军政枢纽机关,历任总督在这里处理过无数次的政务,有兴农治水、查吏安民的政绩,也有贪赃枉法、镇压农民起义、出卖主权尊严的劣举。中国近代史的风云,在这里风多变幻。公元1868年天津教案事发,以镇压太平天国起家的曾国藩先后杀害群众20多人,以向洋人谢罪,仅向法国赔款的白银就达46.5万两。曾国藩的高徒李鸿章搞洋务,办新学,创建了北洋水师。在任内,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烟台条约》、《中法会订越南条约》、《马关条约》、《中俄密约》、《辛丑条约》,指挥了中日甲午战争的海战,北洋水师全军覆没。

        1900年,英、法、德、意四国联军入侵保定,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外地训令“以礼相待”。侵略军大肆烧杀抢掠。11月6日,以英少将盖斯里为首的侵略军将校端坐在总督署大堂正中,将直隶护理总督廷雍等五人五花大绑,在大堂跪审并斩杀。这是保定直隶总督署历史上的惟一一次“庭审”,却留下了耻辱的一页。

        直隶总督署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1991年的2月建立博物馆,正式对外开放。河北省和保定市把直隶总督署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1996年,直隶总督署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     

Copyright © 2012 安徽省河北商会 All right reserved 皖ICP备12006401号-1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南二环与宿松路交口绿地中心B座703-704室 电话:0551-64251733 传真:0551-64251733
最佳显示分辨率1024*768像素 技术支持:安徽三户网络
您是第位访客!